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球物理學 > 冰川凍土 > 1981-2015年西藏全區氣候季節的變化 【正文】
摘要:利用1981-2015年西藏全區39個氣象觀測站的觀測資料,采用修訂氣候季節劃分方法,分析了39站季節起始日與季節長度,代表站的季節極端日期、極端長度、季節早晚、季節長短等級變化趨勢及其對農牧業、旅游業的影響。結果表明:西藏近35年來,春、夏、秋、冬季平均起始日分別為2月25日、5月31日、9月15日和11月28日,平均長度分別為99d、106d、73d和87d,且區域差異比較明顯。波密、加查、尼木、獅泉河、申扎站春季的起始日在提前,分別為-5.8、-1.2、-3.3、-2.5、-2.3d·(10a)^-1;秋冬季的開始日在推遲,分別為1.4(1.5)、2.1(4.2)、1.9(4.4)、1.0(2.5)、1.2(4.0)d·(10a)-1。春(夏、秋)季持續時間在延長,分別為7.0(1.3、0.1)、0.04(3.3、2.1)、1.0(4.6、2.5)、0.1(3.4、1.6)、1.7(1.8、2.8)d·(10a)^-1;冬季持續時間在縮短,分別為-8.5、-5.4、-7.8、-5.1、-6.2d·(10a)^-1。春季的提前與季節長度的延長,使作物播種期與牧草返青期提早;秋季的推遲與季節長度的縮短使得作物復種機會大;同時對農作物的種植結構、作物品種熟性布局以及旅游業都有一定的影響。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