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xué)與工程技術(shù) > 基礎(chǔ)科學(xué) > 生物學(xué) > 病毒學(xué)報 > 北京嬰幼兒腹瀉中G1、G3型輪狀病毒VP7基因分子進化動態(tài)分析 【正文】

    北京嬰幼兒腹瀉中G1、G3型輪狀病毒VP7基因分子進化動態(tài)分析

    董慧瑾; 朱汝南; 張又; 趙林清; 劉立穎; 賈立平; 德日; 錢淵 首都兒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 兒童病毒病病原學(xué)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020
    • 腹瀉
    • g1
    • g3
    • vp7
    • 分子進化動態(tài)

    摘要:北京兒童腹瀉中G1和G3型輪狀病毒(Rotavirus,RV)的流行隨時間動態(tài)變化。鑒于G1和G3型RV在疫苗研發(fā)設(shè)計中的重要地位,本研究依據(jù)前期對2007~2017北京腹瀉就診患兒中RV流行的監(jiān)測結(jié)果,分別選取G1(15例)和G3(18例)型RV標本,應(yīng)用DNAStar、MEGA 6.0和BEAST軟件包及Datamonkey在線工具,分析和預(yù)測11年來其主要中和抗原VP7基因的分子進化動態(tài)。結(jié)果顯示G1和G3型RV同近年世界各地的各自主要流行株之間的進化距離近,相比同一進化樹分支內(nèi)參考株的VP7基因并沒有表現(xiàn)出特有的氨基酸變異,提示并未有特別的基因變異直接改變北京G1和G3型RV的流行。本研究中北京G1和G3型RV最近共同祖先株形成時間分別約為2005年和1996年,其VP7基因平均進化速率分別為2.29×10^-3和5.11×10^-4氨基酸替換·位點^-1·年^-1。盡管G1型的變異速率大于G3型,但有意思的是它們均無正向選擇變異位點。群體流行歷史(Bayesian skyline plot,BSP)分析顯示人群中G1和G3型RV的感染水平呈現(xiàn)緩慢下降,并均在2010年前后出現(xiàn)了跳躍式下降,隨后有所上升并維持在較平穩(wěn)的感染水平,基本符合北京腹瀉兒童中RV流行趨勢監(jiān)測,據(jù)此推測群體免疫壓力可能是影響G1和G3型RV的流行分布隨時間動態(tài)變化的原因。分子分析結(jié)果還顯示本研究中G1和G3型RV和相應(yīng)型別疫苗株之間的進化距離遠,且均在主要抗原區(qū)存在變異,這些是否對疫苗應(yīng)用效果產(chǎn)生影響仍需要對RV的流行進行持續(xù)監(jiān)測。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wù)

    服務(wù)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wù)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嫩江县| 连南| 龙岩市| 博爱县| 墨竹工卡县| 绥芬河市| 白城市| 大丰市| 进贤县| 镇宁| 施秉县| 建德市| 西丰县| 静宁县| 青浦区| 盐山县| 南华县| 东港市| 栖霞市| 阿尔山市| 东城区| 北票市| 平泉县| 托里县| 安陆市| 丹寨县| 庄河市| 江孜县| 肇东市| 务川| 海门市| 宜宾市| 河北区| 瑞昌市| 新丰县| 上高县| 义乌市| 仁寿县| 华坪县|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