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 鄂西走馬地區大塘坡組頂部泥巖碎屑鋯石LA-ICP-MS 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正文】

    鄂西走馬地區大塘坡組頂部泥巖碎屑鋯石LA-ICP-MS 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李明龍; 田景春; 方喜林; 鄭德順; 許克元; 陳林; 曹文勝; 趙軍; 冉中夏 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59; 湖北省地質局第二地質大隊; 湖北恩施445000; 河南理工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河南焦作454000
    • 定年
    • 碎屑鋯石
    • marinoan冰期
    • rodinia超大陸
    • 大塘坡組

    摘要:地球在新元古代經歷了Rodinia超大陸的聚合和解體,并發生了Sturtian和Marinoan兩期全球規模的冰川事件。華南地區南華系古城組和南沱組冰磧巖分別對應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沉積記錄,大塘坡組屬于其間冰期沉積。對鄂西走馬地區大塘坡組頂部泥巖中的碎屑鋯石進行了LA-ICP-MS U-Pb定年,鋯石具有高Th/U比值(0.47~1.69),并顯示明顯的振蕩環帶,為巖漿成因;62顆鋯石的62個數據點分析,獲得的60個諧和年齡分布在651~2435Ma,主要峰值為~794Ma。最年輕單顆鋯石U-Pb年齡651±7.7Ma,結合前人研究認為華南地區Marinoan冰期啟動時間應晚于651Ma;碎屑鋯石為親揚子型,可能來自鄂中古陸和揚子北緣;分布最集中的751~851Ma年齡段內~850Ma峰值記錄了揚子地臺與華夏褶皺帶碰撞拼合事件,而~820Ma、~800Ma、~760Ma等峰值則揭示了與Rodinia超大陸解體有關的幕式巖漿活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正县| 赤城县| 萨迦县| 罗定市| 灵石县| 鄂伦春自治旗| 保山市| 夹江县| 汉川市| 西林县| 深州市| 三门县| 遂宁市| 池州市| 岑溪市| 祥云县| 略阳县| 宜宾市| 江川县| 泉州市| 海盐县| 铜山县| 石景山区| 安新县| 察哈| 尉氏县| 报价| 永川市| 会昌县| 修水县| 苍梧县| 泽库县| 香河县| 凤城市| 定襄县| 定兴县| 泰州市| 乌兰县| 吉安县| 新河县|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