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 鄂西走馬地區大塘坡組頂部泥巖碎屑鋯石LA-ICP-MS 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正文】
摘要:地球在新元古代經歷了Rodinia超大陸的聚合和解體,并發生了Sturtian和Marinoan兩期全球規模的冰川事件。華南地區南華系古城組和南沱組冰磧巖分別對應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沉積記錄,大塘坡組屬于其間冰期沉積。對鄂西走馬地區大塘坡組頂部泥巖中的碎屑鋯石進行了LA-ICP-MS U-Pb定年,鋯石具有高Th/U比值(0.47~1.69),并顯示明顯的振蕩環帶,為巖漿成因;62顆鋯石的62個數據點分析,獲得的60個諧和年齡分布在651~2435Ma,主要峰值為~794Ma。最年輕單顆鋯石U-Pb年齡651±7.7Ma,結合前人研究認為華南地區Marinoan冰期啟動時間應晚于651Ma;碎屑鋯石為親揚子型,可能來自鄂中古陸和揚子北緣;分布最集中的751~851Ma年齡段內~850Ma峰值記錄了揚子地臺與華夏褶皺帶碰撞拼合事件,而~820Ma、~800Ma、~760Ma等峰值則揭示了與Rodinia超大陸解體有關的幕式巖漿活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