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 > 醫(yī)藥衛(wèi)生綜合 > 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 > 放射性心臟“炎性-纖維化”損傷大鼠模型的建立與評估 【正文】
摘要:目的從炎性-纖維化病理損傷角度出發(fā)篩選優(yōu)化造模條件,構建放射性心臟損傷(RIHD)動物模型。方法通過X線單次全身照射大鼠獲得最大耐受劑量,以該劑量為依據(jù)進行心臟局部性單次照射,篩選能引起大鼠心臟顯著炎性-纖維化病理損傷的最小X線劑量。以篩選得到的X線劑量進行大鼠心臟局部單次照射,構建RIHD大鼠模型。于照射后1 d、1周、2周、4周、6周取材,檢測大鼠心臟病理損傷評分、Masson染色心肌膠原容積分數(shù)(CVF)、血漿心肌酶水平、心肌組織炎性因子和纖維化因子的表達,評價動物模型。結果大鼠全身照射耐受劑量低于16 Gy;大鼠心臟局部照射劑量不低于25 Gy時能引起顯著的炎性-纖維化病理損傷,是RIHD大鼠模型的構建條件。以25 Gy心臟局部單次X線照射劑量構建大鼠RIHD模型,照射后大鼠心臟病理損傷評分、心肌CVF增高,血漿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鈣蛋白(cTn)水平增高;心肌組織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 p50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在X線照射后第1天開始出現(xiàn)高表達,并持續(xù)至第4周;心肌組織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Ⅰ型膠原蛋白(ColⅠ)和Ⅲ型膠原蛋白(ColⅢ)等纖維化分子表達呈漸進性升高的趨勢,第4周達峰值。結論采用25 Gy X線心臟局部單次照射可構建穩(wěn)定的炎性-纖維化RIHD模型。病理觀察和CVF能動態(tài)反映RIHD模型大鼠早期炎性病理變化和隨時間漸進性的纖維化病理進程,炎性因子NF-κB p65、NF-κB p50、TNF-α的早期持續(xù)高表達及纖維化因子TGF-β1、ColⅠ、ColⅢ的漸進性升高可評價RIHD動物模型的急性炎性損傷和纖維化遲發(fā)效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