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天文學 > 地理學報 > 城鎮化流域降水徑流氫氧同位素特征及洪水徑流分割 【正文】

    城鎮化流域降水徑流氫氧同位素特征及洪水徑流分割

    謝林環; 江濤; 曹英杰; 張得勝; 黎坤; 唐常源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廣州510275;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州510275; 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技術重點實驗室; 廣州510275
    • 氫氧同位素
    • 二元混合模型
    • 徑流分割
    • 城鎮化
    • 石馬河流域

    摘要:為研究人類活動影響下河流降水徑流響應特征,以珠江三角洲典型城鎮化流域石馬河為研究對象,采集2017年1-12月日降水、河水樣品和3場臺風期間的時段降水、洪水樣品,通過測定其氫氧穩定同位素組成(δD、δ18O),分析流域降水、徑流氫氧同位素組成特征,并利用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分割3場臺風降水事件中事前水及事件水對流量過程的貢獻。結果表明,研究區域大氣降水δD、δ18O的變化范圍分別為-105.10‰~+9.98‰和-14.80‰~-0.55‰,年加權平均值為-57.88‰和-8.61‰,大氣降水線為δD=7.70δ18O+8.61(R2=0.98);河水δD、δ18O的變化范圍分別為-91.23‰~-15.96‰和-12.66‰~-4.01‰,δD-δ18O基本落在局地大氣降水線上,表明降水是石馬河徑流的主要來源。3場臺風期間,事件水占洪水總徑流量的比例分別為59.7%、55.0%和69.4%,均高于事前水占比。洪水漲水初期事前水和事件水同步增長,漲水后期事件水比例逐漸增大,洪峰期間比例大于80%,成為徑流主導成分,表明流域城鎮化過程中下墊面不透水面積的增加會顯著改變水文循環過程。本研究成果可為珠江三角洲城鎮化流域水文預報提供理論基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德惠市| 镇坪县| 抚远县| 蓬溪县| 太仓市| 惠来县| 鲜城| 綦江县| 轮台县| 年辖:市辖区| 绥宁县| 赣州市| 章丘市| 长治市| 香格里拉县| 都安| 桓台县| 武夷山市| 蒙自县| 吴桥县| 十堰市| 新源县| 巨鹿县| 兰溪市| 池州市| 三门峡市| 六盘水市| 安陆市| 梁河县| 兴文县| 灯塔市| 泰和县| 常德市| 三江| 漳平市| 上饶县| 阳泉市| 木里| 祁东县| 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