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天文學 > 地質科學 > 新疆阿爾泰阿勒泰組沉積時代及其形成環境 【正文】

    新疆阿爾泰阿勒泰組沉積時代及其形成環境

    李彥; 耿新霞; 李強; 張志欣; 王旭; 楊俊杰 河北省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 河北三河065201;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自然資源部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037;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新疆礦產資源研究中心; 烏魯木齊83001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實驗研究所; 烏魯木齊830000
    • 鋯石定年
    • 碎屑沉積巖
    • 阿勒泰組
    • 沉積時代
    • 構造背景

    摘要:阿勒泰組變質碎屑巖局部夾變質火山巖廣泛分布于南阿爾泰的沖乎爾、克蘭和麥茲盆地,其沉積時代和構造環境對于研究阿爾泰造山帶的演化過程有重要意義。阿勒泰組碎屑鋯石的年代學研究表明,碎唐鋯石年齡主要集中在417-383 Ma和507-445 Ma,并出現少量元古宙和太古宙碎屑鋯石。少數鋯石年齡為380-354 Ma,與阿勒泰組凝灰巖和流紋巖年齡一致(376~354 Ma)。綜合研究認為阿勒泰組時代為中-晚泥盆世(382-354 Ma)。阿勒泰組長石石英砂巖分選性和磨圓度較差,為近源沉積,物源巖石主要來自泥盆紀火山巖,其次是晚寒武一早奧陶世火山巖和奧陶紀花崗巖。長石石英砂巖樣品具有高的La/Sc(3.9-6.3),La/Y(1.0~1.6),較低的Sc/Cr(0.2~0.4)比值,類似于大陸島弧相關環境碎屑沉積物,結合Th-Co-Zr/10和Th-Sc-Zr/10以及La-Th-Sc判別圖,認為阿勒泰組形成于與島弧相關的構造環境(弧后盆地),為研究阿爾泰造山帶泥盆紀構造演化提供了重要證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依兰县| 舟曲县| 班玛县| 万州区| 余庆县| 凤山市| SHOW| 阿克苏市| 那坡县| 鄂托克旗| 定兴县| 贵阳市| 永新县| 蓝田县| 凤城市| 湘潭县| 定兴县| 汉川市| 十堰市| 莒南县| 周口市| 休宁县| 房产| 黑水县| 余姚市| 怀柔区| 淮滨县| 龙南县| 连山| 天津市| 利川市| 灵山县| 敖汉旗| 孟州市| 梁山县| 京山县| 芦山县| 怀集县| 青冈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