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地質學報 > 拉薩地體東部早侏羅紀變質和深熔作用 【正文】

    拉薩地體東部早侏羅紀變質和深熔作用

    董昕; 張澤明; 田作林; 李冰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自然資源部深地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037; 中國黃金集團地質有限公司; 北京100011
    • 早侏羅紀
    • 變質和深熔作用
    • 拉薩地體
    • 碰撞造山作用

    摘要: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薩地體不僅記錄了中生代的新特提斯洋俯沖及隨后新生代的印度-歐亞板塊陸陸碰撞造山作用,而且還記錄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南、北拉薩地體的拼合作用。本文對拉薩地體東部東久地區的片巖和脈體進行了巖石學和鋯石U-Pb年代學研究,表明片巖經歷了峰期高角閃巖相的變質作用和部分熔融,中壓角閃巖相退變質過程以及晚期的降溫、降壓過程。片巖記錄了峰期礦物組合藍晶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長石+鈦鐵礦+石英,退變質礦物組合石榴石+夕線石+堇青石+黑云母+斜長石+鈦鐵礦+石英,晚期退變質礦物組合堇青石+黑云母+白云母+綠泥石+斜長石+鈦鐵礦+石英。相平衡模擬研究表明,片巖的峰期變質作用溫度、壓力條件約為720℃、0.9GPa;退變質條件約為670℃、0.59GPa以及480℃、0.12GPa。全巖地球化學研究表明,含石榴石長英質脈體具有顯著的Eu元素正異常(δEu=3.57),為斜長石堆晶的產物。鋯石U-Pb年代學表明,片巖和脈體在早侏羅紀的181Ma和195Ma發生了變質和部分熔融作用。本文結合已發表研究結果表明,東久地區的高級變質巖可劃分出不同的構造巖片,在早侏羅紀先后經歷了相似溫、壓條件的變質作用,為南、北拉薩地體碰撞造山作用的產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连| 玉门市| 尉犁县| 祥云县| 息烽县| 梁平县| 教育| 绥江县| 广平县| 潼关县| 衡阳县| 宝应县| 乌恰县| 龙岩市| 宜宾县| 承德市| 雅安市| 武穴市| 井冈山市| 泽州县| 乌拉特中旗| 红河县| 仁怀市| 南丹县| 石城县| 政和县| 互助| 英山县| 阿坝| 肥城市| 苗栗县| 北宁市| 马尔康县| 江陵县| 丰顺县| 蒙城县| 淮北市| 新巴尔虎右旗| 濮阳市| 滨州市|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