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氣象學 > 大氣科學 > 基于變分客觀分析方法的青藏高原試驗區夏季對流降水過程熱動力特征分析 【正文】

    基于變分客觀分析方法的青藏高原試驗區夏季對流降水過程熱動力特征分析

    龐紫豪; 王東海; 姜曉玲; 張明華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081; 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廣東省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研究重點實驗室/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 珠海519082;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海洋與大氣科學學院; 紐約11794
    • 青藏高原
    • 變分客觀分析
    • 夏季對流降水
    • 熱力特征

    摘要:本文利用基于變分客觀分析方法的物理協調大氣分析模型,構建了青藏高原試驗區大氣熱力-動力相互協調的數據集,并通過該數據集對青藏高原試驗區夏季深厚及淺薄對流降水過程的熱動力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變分客觀分析后的垂直速度場能更好地與實際觀測的對流降水過程相吻合;深厚對流降水期高云含量多,整層大氣為較強的上升運動,上升運動可達100 h Pa左右,淺薄期高云含量少,上升運動僅能延伸到300 hPa左右;兩種對流降水過程中視熱源Q1在低層為冷卻作用,高層為加熱作用,在深厚期中高層Q1存在兩個加熱中心,中層受較強的水汽凝結釋放潛熱加熱所影響,高層主要受過冷云水凝結成冰晶形成高云時釋放的熱量所影響;在淺薄期中高層Q1只存在一個加熱中心,大氣的加熱主要來源于水汽的凝結潛熱釋放;深厚對流降水期視水汽匯Q2的加熱作用可以延伸到200 hPa,而淺薄期僅到340 hPa左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自治县| 安顺市| 农安县| 富宁县| 黔南| 漳浦县| 延长县| 镇沅| 景洪市| 民县| 盐城市| 扶风县| 蒙城县| 扶风县| 鞍山市| 广州市| 达尔| 晋江市| 潮安县| 丁青县| 宁南县| 乌恰县| 白朗县| 措勤县| 炎陵县| 平度市| 成安县| SHOW| 淮南市| 博爱县| 江西省| 织金县| 治多县| 乌拉特前旗| 威宁| 隆林| 红安县| 资中县| 松潘县|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