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氣象學 > 大氣科學 > 全球海洋蒸發量年代際變化歸因:動力因子分析 【正文】
摘要:本文基于動力調整方法,利用客觀分析海氣通量(OAFlux)資料研究了1958~2016年全球海洋蒸發量變化及其動力作用和輻射強迫分量的變化,發現海洋蒸發量及其動力作用分量具有一致性年代際變化特征,特別是在20世紀70年代及90年代末期存在明顯的年代際轉折。進一步分析發現:主要動力因子有太平洋-北美遙相關型(PNA)、北極濤動(AO)、北大西洋濤動(NAO)、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和阿留申低壓(AL),并受到太平洋年代際振蕩(PDO)的影響,其中,1970年代末期的轉折與PNA、PDO、ENSO和AL密切相關,而1990年代末期的轉折還與NAO變化有關。動力作用分量的前六個模態解釋方差達到67.5%,其中,低緯北太平洋和印度洋蒸發異常主要與海表溫度(SST)及其引起的環流異常有關,南太平洋、中緯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蒸發異常與環流異常直接相關。ENSO與PDO在全球海洋蒸發量上的影響要大于NAO。單因子相關分析發現南方濤動指數(SOI)、NAO和PDO與海洋蒸發年代際變化密切相關。總體來說,動力作用分量在海洋蒸發的年代際變化中起主導作用,其中,以ENSO、NAO和PDO的影響最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