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 新疆阿爾泰大喀拉蘇花崗巖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造意義 【正文】

    新疆阿爾泰大喀拉蘇花崗巖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造意義

    李強; 楊富全; 楊成棟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自然資源部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037
    • 花崗巖
    • 地球化學
    • 二疊紀
    • 后碰撞
    • 阿爾泰

    摘要:大喀拉蘇似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出露于新疆阿爾泰南緣,是研究阿爾泰二疊紀構造環境的理想對象。采用LA-Q-ICP-MS鋯石U-Pb定年獲得其加權平均年齡為(261.4±2.1)Ma,屬中二疊世。巖石具有高Si(SiO2質量分數為69.03%~70.94%)、富Al(Al2O3為14.18%~14.71%)、富K(Na2O/K2O值為0.70~0.87)的特征,A/CNK值為1.02~1.04,屬高鉀鈣堿性弱過鋁質花崗巖,顯示I-A過渡型特點。微量元素表現出Rb、Th、Pb、Nd、Sm的相對正異常;Ti、P、Sr和Ba的負異常;稀土元素顯示輕稀土元素強富集、重稀土元素平緩及明顯的負Eu異常(0.55~0.82)。巖石的εNd(t)值和兩階段模式年齡分別為2.66~3.01和0.79~0.80Ga。綜合區域地質資料和巖體地球化學特征,認為大喀拉蘇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環境,巖漿來源于地幔和地殼物質的混合,并在巖漿源區經歷了分離結晶作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吉林省| 宣汉县| 剑川县| 青浦区| 廉江市| 正定县| 南宫市| 海口市| 呼玛县| 秦皇岛市| 鄂托克旗| 府谷县| 黑山县| 天峻县| 崇文区| 综艺| 家居| 霍州市| 舟曲县| 福泉市| 佛山市| 罗源县| 柘荣县| 和静县| 新密市| 莲花县| 理塘县| 西宁市| 安溪县| 石棉县| 茶陵县| 泾川县| 佛坪县| 集安市| 新密市| 乌兰浩特市| 宁乡县| 岐山县| 永新县|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