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天文學 > 地球物理學進展 > 利用遠震接收函數研究安徽及周邊地區地殼結構和各向異性 【正文】

    利用遠震接收函數研究安徽及周邊地區地殼結構和各向異性

    劉云昌; 孫婭; 張俊 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 長沙410083; 有色金屬成礦預測與地質環境監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 長沙410083
    • 接收函數
    • ps橫波分裂
    • 構造演化
    • 動力學變形

    摘要:為了研究安徽及周邊地區的地殼精細結構及其動力學變形機制,本文利用中國地震臺網50個固定臺站記錄的遠震波形數據,采用'水準量'反褶積法提取P波接收函數,采用H-κ疊加技術和莫霍面Ps橫波分裂技術,獲得了各臺站下方的地殼厚度、縱橫波速比和地殼各向異性信息.H-κ疊加結果顯示:研究區域的地殼厚度和縱橫波速比在空間分布上均存在明顯的區域特征.華北地塊地殼厚度較薄,平均厚度約29 km,且相對平坦,波速比較高,表明地殼中鎂鐵成分居多.大別造山帶地殼較厚,平均為33.1 km,但波速比變化較大.造山帶主體波速比約為1.75甚至更低,是長英質-中性巖石特征,與造山帶中下地殼拆沉有關,而造山帶北部的六安斷裂帶出現的高波速比與局部巖漿活動產生的基性火山巖有關.揚子地塊地殼厚度介于前兩者之間,平均為31.5 km,波速比局部特征明顯.黃山區域波速比為1.79,反映了該區域中酸性花崗巖特征.地殼各向異性結果顯示:整個研究區域的分裂時間為0.2~0.6 s.華北地塊橫波快波方向總體為NW-SE向,與SKS分裂方向和GPS方向一致,表明殼幔變形方向一致,再結合華北塊體地殼厚度較薄和高波速比,推測華北地塊在拉張應力下,上地幔物質上涌,侵蝕下地殼,導致地殼變薄和火山巖成分增多.大別造山帶區域的快波方向表現為NW-SE向,這與SE向的中下地殼塑性流動或多期的拆離折返構造事件吻合.郯廬斷裂帶附近的快波方向為NE-SW甚至N-S向,反映了該斷裂帶在其東西兩側擠壓作用下,近南北向拉張運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戈县| 丰城市| 高碑店市| 邳州市| 阿勒泰市| 汾西县| 深水埗区| 棋牌| 常德市| 西贡区| 乐山市| 江都市| 喀喇| 海林市| 固原市| 莱西市| 兴国县| 涿鹿县| 嵊泗县| 韩城市| 资源县| 工布江达县| 年辖:市辖区| 始兴县| 邢台市| 冀州市| 乐至县| 长寿区| 大庆市| 扶沟县| 太白县| 阜新| 道真| 柏乡县| 霸州市| 上栗县| 承德县| 财经| 封丘县| 即墨市|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