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地球與環境 > 渭河沉積物的磁學特征及其對降雨量的響應 【正文】

    渭河沉積物的磁學特征及其對降雨量的響應

    張俊輝; 劉濱; 李東興; 周雄輝; 康秀麗; 林青; 王彥虎; 姜珊 寶雞文理學院地理與環境學院; 陜西寶雞721013;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省災害監測與機理模擬重點實驗室; 陜西寶雞721013
    • 渭河
    • 沉積物
    • 環境磁學
    • 降雨量

    摘要:沉積物中的磁性礦物對氣候環境變化敏感響應。渭河WH1617剖面沉積物進行全面系統的磁性特征分析表明,沉積物中的磁性礦物含量相對較低,主要載磁礦物為磁鐵礦和磁赤鐵礦,同時含有赤鐵礦,磁晶粒以多疇為主。非磁滯剩磁磁化率與飽和等溫剩磁的比值(χARM/SIRM)與降雨量呈現較好的正相關性,進一步分析表明χARM/SIRM可作為代用指標用來揭示渭河流域1957~2010年以來的降水量變化。其中,1957~1969年,χARM/SIRM值減小,表明磁性礦物粒徑變粗,降雨量遞減;1969~1985年,χARM/SIRM值遞增,表明磁性礦物粒徑變細,降雨量遞增;1985~1995年,χARM/SIRM值減小,磁性礦物粒徑變粗,降雨量相對減少;1995~2010年,χARM/SIRM值遞增,磁性礦物粒徑變細,降雨量波動遞增,但增幅不大。通過morlet小波分析表明渭河流域近現代降雨量存在8 a和19 a的主周期變化,χARM/SIRM存在8 a和16 a的主周期變化,兩者的周期變化特征較為一致,進一步表明χARM/SIRM在渭河沉積物中作為降水代用指標的有效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巨野县| 天镇县| 通辽市| 高州市| 台东市| 广饶县| 石棉县| 高州市| 夏邑县| 莱州市| 吉木萨尔县| 江源县| 麦盖提县| 年辖:市辖区| 仲巴县| 弋阳县| 广宗县| 遂川县| 桂平市| 年辖:市辖区| 上犹县| 名山县| 锡林浩特市| 平顶山市| 内江市| 丹棱县| 宁明县| 蒙城县| 长岭县| 信阳市| 鄂温| 齐河县| 思南县| 哈密市| 锡林郭勒盟| 赤水市| 余干县| 长泰县| 天祝|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