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地球與環境 > 渭河沉積物的磁學特征及其對降雨量的響應 【正文】
摘要:沉積物中的磁性礦物對氣候環境變化敏感響應。渭河WH1617剖面沉積物進行全面系統的磁性特征分析表明,沉積物中的磁性礦物含量相對較低,主要載磁礦物為磁鐵礦和磁赤鐵礦,同時含有赤鐵礦,磁晶粒以多疇為主。非磁滯剩磁磁化率與飽和等溫剩磁的比值(χARM/SIRM)與降雨量呈現較好的正相關性,進一步分析表明χARM/SIRM可作為代用指標用來揭示渭河流域1957~2010年以來的降水量變化。其中,1957~1969年,χARM/SIRM值減小,表明磁性礦物粒徑變粗,降雨量遞減;1969~1985年,χARM/SIRM值遞增,表明磁性礦物粒徑變細,降雨量遞增;1985~1995年,χARM/SIRM值減小,磁性礦物粒徑變粗,降雨量相對減少;1995~2010年,χARM/SIRM值遞增,磁性礦物粒徑變細,降雨量波動遞增,但增幅不大。通過morlet小波分析表明渭河流域近現代降雨量存在8 a和19 a的主周期變化,χARM/SIRM存在8 a和16 a的主周期變化,兩者的周期變化特征較為一致,進一步表明χARM/SIRM在渭河沉積物中作為降水代用指標的有效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