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地球與環境 > 貴陽市PM2.5中致癌有害元素污染特征及來源解析 【正文】
摘要: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貴陽市區設置4個采樣點位采集PM2.5樣品,分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光度計和汞分析儀測定PM2.5中8種致癌有害元素的質量濃度,研究其時空變化特征、富集程度及季節變化規律,并運用富集因子法對其可能來源進行解析。結果表明,Pb、Cr (Ⅵ)、As、Cd和Hg 5種致癌有害元素標準化后的濃度大小排列順序可能為Cr(Ⅵ)> As > Hg > Cd > Pb,其中As、Cr年均值濃度超過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除Co外,其它7種致癌有害元素的富集因子EF>10,且Cd、Hg、Pb和Se 4種元素有顯著富集,可能主要來源于燃煤和機動車尾氣的排放,冬季富集因子高于其它季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