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地球與環境 > 巖溶區域水體無機氮分布及影響氮素礦化的生境 【正文】
摘要:從時空角度對巖溶區不同賦存條件水體進行研究,目的為掌握無機三氮變化規律、探究影響其轉換的環境條件,為喀斯特山區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提供理論依據。采用標準方法檢測水體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DO、CODcr、TP、TN等相關指標,研究表明:①自然環境越是相對封閉,三種無機氮形態總體年內變幅也越小,其中亞硝酸鹽氮表現最為顯著。②賦存封閉的地下水體氨氮、亞硝酸鹽氮與硝酸鹽氮含量依次是未檢出、0.006和1.469 mg/L,其濃度依次增高的特點與亞熱帶喀斯特山區地層溶蝕孔隙和漏斗等地貌形態的充分發育和淋溶土對氨氮的吸附作用是密切關聯的。對于該水體亞硝酸鹽氮,初秋時節出現濃度峰值,與夏季農業施肥與土壤下滲補給存在2~3個月時間滯后有關。③地表半開放水體清荷園氨氮和亞硝酸鹽氮也表現為夏季含量低的特點。低溫影響到AOB活性則成為亞硝酸鹽氮冬季含量低的主導因素。春秋季氣溫回升(相比冬季)而降水不大(相比夏季),故各出現一個峰值。其硝酸鹽氮曲線夏季仍然平穩,表征NOB增殖的瓶頸因素不是溫度,而與溶解氧有關。④地表開放水體流倉橋河段夏季氨氮濃度低主要與降水稀釋和水生植物對氨氮有最大吸收偏好有關。夏季陡變的自然環境條件(棲息環境突變、碳源不足等)和NOB自身適應環境能力差等因素,都會造成其增殖受限、硝化受阻而亞硝酸鹽氮累積現象的發生。表現為亞硝酸鹽氮峰值時節基本對應著硝酸鹽氮低谷時段。且地表徑流如要激發NOB活性,DO和環境溫度的閾值分別應在4 mg/L和10℃以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一對一咨詢服務、簡單快捷、省時省力
了解更多 >直郵到家、實時跟蹤、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間環節享受低價,物流進度實時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雜志,匹配度高、性價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