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林業 > 福建林業科技 > 無瓣海桑人工混交林結構及幼苗天然更新能力 【正文】
摘要:為探究無瓣海桑人工混交林在河口海灣的生態效應問題,采用樣方法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灣16年生無瓣海桑與其它種類紅樹的人工混交林結構和幼苗天然更新擴散能力進行實地調查。結果表明:①該群落外貌簡單、林相整齊、空間層次分層明顯。位于喬木一層的是無瓣海桑,位于喬木二層的有無瓣海桑、秋茄、紅海欖;位于灌木-小樹層的有秋茄、紅海欖和白骨壤;位于幼苗層的只有秋茄。②無瓣海桑在喬木層的重要值為35.1%,秋茄在喬木層、灌木-小樹層和幼苗層3個不同層次的重要值均為最大。③該群落各多樣性指數值均較低,灌木-小樹層的各多樣性指數值均比喬木層和幼苗層的多樣性指數值高。④在4種不同類型樣地調查幼苗擴散情況,均未發現無瓣海桑幼苗或歷年生的幼樹,而鄉土紅樹植物秋茄在4種類型樣地中均有幼苗自然生長,白骨壤在光灘中有發現幼苗生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