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礦業工程 > 非金屬礦 > 天然蛇紋石處理含Sb(Ⅲ)廢水影響因素及機理研究 【正文】
摘要:本文采用天然蛇紋石為吸附劑,以 K(SbO)C4H4O6 1/2H2O 為 Sb(Ⅲ)銻源,進行吸附試驗。探討了不同吸附時間、初始濃度、pH 值、溫度對吸附量的影響及解吸效果。利用傅里葉紅外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對天然蛇紋石進行表征。結果表明:天然蛇紋石主要礦物是纖蛇紋石;Elovich 模型能更好地反應吸附動力學過程,由 Hill1 模型可知理論最大吸附量為 9.51 mg/g;Langmuir 模型和 Freundlich 模型對等溫吸附曲線擬合效果相同;初始 pH 值在 1.9 時吸附量最大,可達 9.69 mg/g,初始 pH 值在 3.6~8.0 范圍內吸附量變化幅度小,初始 pH 值為 10.5 時,吸附量略有增加;溫度升高有利于吸附的進行;在 365 min 時的解吸量可達理論最大解吸量的 82.6%,表明解吸效果好,有利于吸附劑的重復利用;蛇紋石表面活性基團 OH-在其對 Sb(Ⅲ)的吸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Sb(Ⅲ)在蛇紋石表面主要形成內源表面絡合。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