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音樂舞蹈 > 廣播歌選 > 牽絲弄巧形神肖泉州木偶傀儡調 【正文】
摘要:泉州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源于秦漢。據文獻記載,至遲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邊地區流行。此后歷經宋、元、明、清以至當代,傳承不輟。泉州提線木偶戲是我國不問斷傳承史最長,文化積淀、藝術積累最為豐厚的木偶戲種。至今存有700余出傳統劇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構成的獨有劇種音樂“傀儡調”(含“壓腳鼓”“鉦鑼”等古稀樂器及相應的演奏技法)。同時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規范的操線功夫(傳統基本線規),以及獨具特色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制作工藝,是我國懸絲傀儡藝術的珍稀范本和不爭代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