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shù) > 基礎科學 > 地質(zhì)學 > 古地理學報 > 渤海灣盆地冀中坳陷寒武紀巖相古地理及其演化 【正文】
摘要:冀中坳陷位于渤海灣盆地西部,是發(fā)育在華北地臺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積坳陷,在寒武系主要發(fā)育海相碳酸鹽巖。從寒武系露頭剖面入手,結(jié)合鉆井地層,建立露頭和鉆井之間的地層對比格架。對單井相、地震相、連井相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寒武紀構(gòu)造活動平緩,各區(qū)域的地層厚度差異小。通過野外露頭剖面實測、巖心觀察、樣品分析以及各巖性含量的統(tǒng)計,識別出了臺地、緩坡、陸棚等3種相類型。臺地相中可以識別出潮坪、局限臺地、開闊臺地、鮞粒灘、竹葉狀礫屑灘等5種類型。潮坪主要指潮上坪和潮間坪,并進一步識別出了潮上泥坪、潮上云坪、潮上云灰坪、潮間灰坪等類型。基于各沉積相類型的分析,建立了冀中坳陷寒武系的碳酸鹽巖沉積相模式,并編制了9張巖相古地理圖。對古地理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府君山期開始海侵,發(fā)育了局限臺地和潮坪;至饅頭期、毛莊期海侵進一步發(fā)展,主要發(fā)育了潮上泥坪;到徐莊期以后,潮坪、鮞粒灘共存,并在張夏期海侵達到高潮。崮山期開始海退,潮坪沉積又開始出現(xiàn)。長山期、鳳山期進一步海退,分別發(fā)育了竹葉狀礫屑灘和潮上云坪、潮間灰坪等。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