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自然地理學測繪學 > 干旱區研究 > 青藏高原5—10月地表潛熱通量與青海同期降水之間的關系 【正文】

    青藏高原5—10月地表潛熱通量與青海同期降水之間的關系

    祁艷; 顏玉倩; 李金海; 陳汶江 青海省氣象臺; 青海西寧810001; 青海省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 青海西寧810001; 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 青海西寧81000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學院; 四川成都610225
    • 地表潛熱通量
    • 降水
    • 南亞高壓
    • 大氣環流
    • 青海

    摘要:利用1981—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資料和青海省43個觀測站氣象資料,采用氣象經驗正交函數分解(EOF)、相關分析法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對青藏高原(以下簡稱高原) 5—10月地表潛熱通量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其與青海省同期降水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1)高原地表潛熱通量第1模態空間分布主要呈現高原東西部變化不一致的特征,青海東北部、高原西部和南部地區表現為正異常,其余地區為負異常;第1模態時間系數呈現顯著下降趨勢,并以2001年為界,前正后負,表明青海東北部及高原西部和南部地表潛熱通量在2001年以前(后)增加(減少)。(2)高原地表潛熱通量與青海省東北部降水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當高原地表潛熱通量增加(減少)時,青海省東北部降水減少(增加)。(3)將通過0. 1顯著性檢驗的區域作為研究二者之間關系的關鍵區(35. 0°~38. 5°N,98°~103. 0°E),以1個標準差為依據,挑選潛熱通量高值年和低值年。結果表明,關鍵區內地表潛熱通量在近35 a表現為顯著下降的趨勢,潛熱通量高值年關鍵區降水增加,潛熱通量低值年關鍵區東北部降水減少,其余地區降水增加,且在南部存在大于60 mm正異常中心;在潛熱通量高(低)值年,關鍵區位勢偏低(高),風速偏大(小),關鍵區南部水汽輻合較弱(強)。通過分析100 hP a南亞高壓中心強度與300 hP a溫度場,在地表潛熱通量異常偏高(低)年,南亞高壓強度略低(高),300 hP a暖中心略低(高),且南亞高壓初上(撤離)高原較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沂水县| 夏邑县| 陆川县| 普宁市| 中宁县| 湘乡市| 潞城市| 常宁市| 定安县| 荣昌县| 南郑县| 林西县| 馆陶县| 胶州市| 裕民县| 荥经县| 芜湖市| 黄浦区| 依兰县| 寿阳县| 海城市| 瓦房店市| 巩留县| 伊川县| 阿瓦提县| 加查县| 龙山县| 鲁甸县| 承德市| 柯坪县| 墨竹工卡县| 晋江市| 苏尼特左旗| 顺昌县| 肇庆市| 贡觉县| 尚志市| 罗定市| 红桥区|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