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生物學 > 古脊椎動物學報 > 廣東三水盆地發現首個始豐石筍蛋(Stalicoolithus shifengensis)蛋窩 【正文】

    廣東三水盆地發現首個始豐石筍蛋(Stalicoolithus shifengensis)蛋窩

    朱旭峰; 方開永; 王強; 盧筱洪; 吳偉強; 杜衍禮; 黃志青; 汪筱林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044;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北京100083;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100049; 南海博物館; 廣東佛山528211; 河源市博物館; 河源市恐龍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 廣東河源517000
    • 廣東三水盆地
    • 晚白堊世
    • 恐龍蛋
    • 石筍蛋科

    摘要:描述了發現于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北村水閘施工工地的三水組紅層中的首個始豐石筍蛋(Stalicoolithus shifengensis)蛋窩。這一不完整蛋窩保存有3個近完整蛋化石和兩個印痕。基于以下宏觀形態和蛋殼顯微特征,這些蛋可以被歸為石筍蛋類的始豐石筍蛋:恐龍蛋呈球形,平均直徑為10.5cm;蛋殼較厚,平均厚度為3.50mm,由柱狀消光的殼單元組成,錐體層與柱狀層界線不明顯;錐體層的厚度為0.25mm,約占蛋殼厚度的1/14,錐體在弦切面下呈花瓣狀;柱狀層可分為內層、中間層和外層,其中中間層和外層發育大量次生殼單元,氣孔道呈蠕蟲狀。三水組中始豐石筍蛋的發現補充了這一蛋種的蛋窩信息:恐龍蛋在蛋窩中互相疊加,且相互之間間隔一定的距離。同時,這一發現還拓展了這一蛋種的古地理分布,為討論三水盆地恐龍蛋的多樣性奠定了基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宝应县| 修文县| 平顶山市| 建宁县| 来安县| 双峰县| 博野县| 青海省| 元氏县| 仁化县| 莱西市| 特克斯县| 邵阳县| 津南区| 嘉祥县| 司法| 无极县| 柳河县| 衡阳县| 德昌县| 德庆县| 西林县| 肇东市| 营口市| 山东| 依安县| 正定县| 涪陵区| 平泉县| 苏尼特右旗| 志丹县| 新巴尔虎右旗| 旬邑县| 天气| 木里| 高青县| 台中县| 正阳县| 乐昌市|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