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經濟與管理科學 > 管理學 > 管理工程學報 > 環境規制對技術創新與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機制:基于財政分權的調節作用 【正文】
摘要:為了揭示“波特假說”成立的制度邊界,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中國30個省級數據,通過運用空間計量模型,探討財政分權視角下環境規制對技術創新和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之間作用機制。在空間計量模型中,估計了直接效應、溢出效應和總效應。結果發現:不同類型環境規制工具對技術創新和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直接效應、空間溢出效應和總效應的影響具有顯著差異,并且具有區域異質性;財政分權對不同類型環境規制工具對技術創新和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直接效應、空間溢出效應和總效應的調節作用具有差異,并且具有區域異質性;環境規制在全國層面抑制技術創新,“弱”波特假說并不成立;“強”波特假說也并不成立;污染企業有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進而對有關政府提出了以下建議:一是進一步轉變干部績效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激勵相容機制;二是進一步發揮財政分權視角下地方政府環境治理的信息優勢;三是運用大數據技術,加大對環境治理的監控;四是進一步加大科技產權保護力度,創造區域間良性競爭環境;五是進一步發揮優良地區的引領作用;六是制定跨區域相互協調的環境規制政策;七是制定跨區域的環境保護與技術創新補償機制,合理避免區域間的環境競次競爭。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