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臨床醫學 > 功能與分子醫學影像學 > 基于谷氨酸波譜對顳葉癲癇致癇灶定側研究 【正文】
摘要:目的利用常規MRI-FLAIR序列及短TE(TE=30ms)谷氨酸波譜對顳葉癲癇患者致癇灶進行定側,并且通過與臨床病理結果做對照,評價其在顳葉癲癇定側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采用Siemens Trio Tim 3.0T MRI掃描儀,對29例單側TLE患者及29例健康正常人行常規MRI掃描(包括T1WI,T2WI及FLAIR序列,FLAIR序列包括平行及垂直海馬兩個位置)及短TE(TE=30ms)MRS檢查。利用FLAIR序列對癲癇灶進行定側,利用Siemens Syngovia工作站測量TLE組及正常組雙側海馬Glu/Cr比值。利用ROC曲線找出谷氨酸波譜診斷的閾值并評價谷氨酸波譜的診斷效能。通過與臨床病理做對照,比較使用FLAIR序列定側、使用谷氨酸波譜定側兩種方法的診斷價值。結果顳葉癲癇患者的病理結果有28例表現為海馬硬化,1例表現為皮層發育不良。FLAIR序列定側診斷的靈敏度77.78﹪,特異度96.77﹪,準確度87.93﹪。谷氨酸波譜定側診斷的靈敏度92.60﹪,特異度90.30﹪,準確度91.38﹪。結論顳葉癲癇患者病理上多為海馬硬化,FLAIR序列及谷氨酸波譜在海馬硬化引起的顳葉癲癇定側中具有較好的臨床診斷價值,其中谷氨酸波譜臨床診斷效能較FLAIR序列稍高。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