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中醫學 > 甘肅中醫學院學報 > 針刺對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馬超微結構的影響 【正文】

    針刺對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馬超微結構的影響

    章顯寶; 王震; 汪燕; 車友路; 郭曉利; 肖偉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腦病六科; 安徽合肥230061; 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院; 安徽合肥230038
    • 卒中后抑郁
    • 針刺
    • 海馬
    • 超微結構
    • 實驗研究

    摘要:目的觀察針刺對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馬超微結構的影響,以期從形態學角度探討其作用機制。方法將120只SD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藥物組、針刺組,其中空白組20只,模型組30只,藥物組和針刺組各35只,采用大腦中動脈線栓阻塞法聯合慢性不可預知性溫和應激處理方法制備PSD模型。藥物組予氟西汀2 mg/kg溶入生理鹽水灌胃,針刺組選取百會、風府、神門、太沖穴針刺,留針20 min,期間行針1次,以上治療每日1次,7 d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每個療程之間休息1 d。在光鏡下觀察大鼠海馬病理變化,并在透射電鏡下觀察大鼠海馬超微結構的變化。結果模型組大鼠海馬神經元超微結構發生明顯改變,神經元損害嚴重;針刺組和藥物組大鼠海馬神經元超微結構變化相對較小,神經元受損程度明顯輕于模型組。結論針刺可以逆轉PSD所造成的大鼠海馬神經元的損傷,這可能是針刺抗抑郁的作用機制之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相關期刊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永胜县| 和田市| 武宣县| 连城县| 北京市| 墨江| 松滋市| 偏关县| 九江县| 龙江县| 汝州市| 潞城市| 陆丰市| 军事| 镇江市| 南溪县| 台州市| 米易县| 南昌市| 洪江市| 谢通门县| 银川市| 四子王旗| 西峡县| 来宾市| 周宁县| 门源| 鲁山县| 招远市| 景宁| 三门县| 枝江市| 兴隆县| 恩平市| 汉阴县| 灵武市| 长白| 德阳市| 阜阳市|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