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xué)與工程技術(shù) > 基礎(chǔ)科學(xué) > 地質(zhì)學(xué) > 高校地質(zhì)學(xué)報 > 不同條件下形成的黃鉀鐵礬微形貌對比研究 【正文】

    不同條件下形成的黃鉀鐵礬微形貌對比研究

    曹麗娜; 陳炳輝; 茍習(xí)穎; 鄒琦 中山大學(xué)地球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 廣州510275; 廣東省地質(zhì)過程與礦產(chǎn)資源探點(diǎn)實(shí)驗室; 廣州510275
    • 黃鉀鐵礬
    • 微形貌
    • 化學(xué)法
    • 微生物法
    • 合成條件

    摘要:黃鉀鐵礬是酸性礦山廢水(AMD)中常見的次生礦物,能有效吸附AMD中Cu、Pb、Zn、Gd、As等重金屬元素。不同條件下形成的黃鉀鐵礬微形貌不同,其吸附能力也不同。文章通過化學(xué)法和微生物法合成了黃鉀鐵礬,并在粵北大寶山礦酸性礦山廢水中采集了含黃鉀鐵礬的泥樣。利用掃描電鏡-能譜分析(SEM)和X光衍射(XRD),對三種不同條件下形成的黃鉀鐵礬進(jìn)行鑒定和微形貌特征觀察,并分析黃鉀鐵礬的形成條件。結(jié)果表明,常溫條件下,pH值2.0~2.5時能夠化學(xué)合成黃鉀鐵礬,其晶體粒徑約2~10 μm,且晶形呈板狀;而在65℃時,可在pH2.0~3.0之間化學(xué)合成黃鉀鐵礬,但晶形差。微生物法合成黃鉀鐵礬pH范圍是2.0~5.0,其晶形完好,呈菱面體且晶體大小比較均勻,而約為2~4 μm。酸性礦山廢水中的黃鉀鐵礬形成的pH值為2.5~3.5,晶形為菱面體形,單個晶體大小多為1~2 μm。根據(jù)其形成條件和微形貌特征,文章推測酸性礦山廢水中形成的黃鉀鐵礬可能是微生物成因。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fèi)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wù)

    服務(wù)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wù)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甘德县| 壤塘县| 旬邑县| 宁阳县| 西贡区| 东乌珠穆沁旗| 晋州市| 通河县| 翼城县| 白河县| 大兴区| 麻阳| 临夏市| 南召县| 辉县市| 洛南县| 宿松县| 新安县| 新建县| 惠水县| 错那县| 高雄县| 皋兰县| 玉溪市| 房产| 嘉义市| 盖州市| 辽阳市| 雷州市| 乐安县| 弥渡县| 惠安县| 九江县| 色达县| 盘锦市| 彭泽县| 武义县| 淄博市| 社旗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