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林業 > 廣西林業科學 > 3個種源臺灣榿木在廣西的生長和光合特征 【正文】
摘要: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研究了不同種源臺灣榿木(Alnus formosana)光合及生長特征的月動態變化,為臺灣榿木優良種源的選擇提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不同月份、不同種源間臺灣榿木光合生理特性差異顯著,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現出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均隨月份的變化而變化。各種源臺灣榿木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8-10月份均較低,4月份和12月份較高。蒸騰速率8月份最高,4月份和12月份較低。相關分析表明:苗高與地徑表現了顯著的正相關,Pn與Gs、WUE表現了顯著正相關,Gs與WUE表現了顯著正相關,而Tr與Gs、WUE均表現了顯著的負相關。在南寧地區引種,建議優先選擇具有高生物量的四川和湖南種源。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