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中國通史 > 國學學刊 > 儒教的理想世界觀 【正文】

    儒教的理想世界觀

    崔英辰 韓國成均館大學
    • 儒教
    • 孔子
    • 論語
    • 理想世界

    摘要:儒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是共同體內的成員都能在道德情感的束縛下實現自律,且遵守公共秩序并實現公共善,這是一種道德共同體。同時,它也是一種生命共同體,即天地間萬物都可以盡自己的本性,從而實現宇宙的和諧。這種造化并建設世界的核心機制就是"好善惡惡之心"以及"惻隱之心"等人的先天道德性情感。因此,統治者要節制自己的私欲,并努力成為道德表率,從而使得百姓的道德本性被感化和教育。因此,統治者也是教育者。通過教育和被教育,"新民"以及"修身之庶民"也就具備了建設理想世界的義務和能力。因此,儒教的理想世界不僅是道德共同體、生命共同體,也是教育共同體。站在今天的立場來看,民的道德性由統治者(圣人、君子、大人)的教化而激發或感化而成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僅如此,用人類中心主義來規定萬物的本性也會受到批判。但毋庸置疑的是,儒教理想的世界觀追求的是為民、為物的共同體,這對現代社會某些統治者肆意橫行以及人類隨意破壞自然的行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鑒意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陵市| 嫩江县| 皋兰县| 保山市| 五莲县| 苍梧县| 化德县| 额尔古纳市| 昌邑市| 郑州市| 威信县| 武汉市| 九江市| 柳林县| 西充县| 长岭县| 萨迦县| 建湖县| 堆龙德庆县| 乌苏市| 定襄县| 叙永县| 库伦旗| 错那县| 永登县| 黑河市| 惠安县| 肃北| 盐源县| 荥阳市| 永春县| 天峻县| 滕州市| 连南| 长岛县| 鄂州市| 皮山县| 南和县| 左权县| 枞阳县| 荣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