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基礎科學綜合 > 貴州科學 > 黔產鉤藤不同部位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 【正文】
摘要:目的:測定黔產鉤藤不同部位中總黃酮的含量。方法:以蘆丁為對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nm下,對鉤藤的皮、葉、鉤、莖、木質部、薄壁組織中總黃酮進行含量測定。結果:蘆丁對照品在0.3428μg/mL~2.0565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Y=0.3896X+0.03(r=0.9994);加樣回收率96.34%,RSD=2.17(n=6);鉤藤不同部位中皮的含量最高,為196.26μg/g。薄壁組織含量最低,為38.70μg/g。如下:皮>葉>鉤>莖>木質部>薄壁組織。結論: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簡便,重復性良好,可用于鉤藤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造成黃酮類化合物在鉤藤不同部位分布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與黃酮類的生物合成途徑有關,植物的生物合成途徑需要相應的酶發生作用,該結果可以為鉤藤的更進一步研究與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