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湖泊科學 > 改性黑臭河道沉積物對營養鹽去除的研究 【正文】
摘要:為研究黑臭河道沉積物資源化利用方式,評估沉積物資源化以后對營養鹽去除效果和研究其去除機制,以北京市某黑臭河道沉積物(S)為供試樣品,對其進行氧化并負載金屬離子改性,最終得到氧化-載鈉改性沉積物(MS).選取S和MS兩種材料,評估其對氮和磷的去除效果,通過采用動力學、熱力學等手段,進一步闡明改性材料對氮、磷去除機制.結果表明,在環境溫度為35℃,固液比1∶50(g∶ml)的條件下,經氧化-載鈉聯合改性材料對氮(初始濃度20mg/L)的去除效果均達到90%以上,其中對磷(初始濃度10mg/L)的去除率最高可達98%;準二級動力學模型能更好的描述改性材料的吸附動力學行為(R2>0.93),且動力學和吸附等溫分析結果顯示,Langmuir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兩種材料的吸附等溫線,改性材料對氮和磷的最大吸附量分別達到0.891和0.474mg/g;熱力學研究結果表明,吸附過程中,標準反應焓變(ΔH^0)、標準反應熵變(ΔS^0)均為正值,標準吉布斯自由能變(ΔG^0)為負值,且隨著溫度的升高,ΔG^0呈下降趨勢.研究顯示,MS具有更高的吸附性能,對氮、磷的吸附主要是材料表面活性吸附點位起主導作用,并且吸附過程是個吸熱、自發進行的過程,更高的溫度更有利于吸附.在同一溫度下,隨著氮、磷初始濃度的增加,MS對氮、磷的解吸比吸附過程更容易發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