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礦業工程 > 黃金科學技術 > 南秦嶺丁—馬金汞銻礦帶成礦規律與找礦前景 【正文】
摘要:南秦嶺丁(家山)—馬(家溝)金汞銻礦帶位于華北地臺與揚子地臺兩大構造單元的過渡部位,鎮安—板巖鎮深大斷裂南側,該礦帶金汞銻成礦條件有利,分布有龍山、丘嶺、腰儉等大中型金礦床和西坡嶺、丁家山、石家山等中小型汞銻礦點。丁—馬金汞銻礦帶金汞銻礦化是同一空間(構造地質背景)下物理化學條件變化的演化結果,顯示出成礦繼承性和階段性的演化特點,是一個成礦組合演化系列,在時空分布上有明顯規律性;背斜軸部及兩翼受強烈的擠壓作用發育密集裂隙、節理及近EW向擠壓破碎帶(剪切帶),這些地段是成礦的有利部位,直接控制著區內內生金屬礦產的空間分布,NE向斷裂為本區主要控礦構造。根據已有資料和找礦實踐,通過進一步探討丁—馬金汞銻礦帶成礦規律,分析找礦前景,以期對該礦帶內進一步勘查找礦提供有益參考。研究認為,該礦帶成礦條件較好,在古樓山、郭家山和楊家嶺等尚未開展系統勘查的地區,以及汞銻老礦區的縱深、側翼和已知礦體深部,找礦潛力均較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