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環境科學與技術 > 大慶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磷酸酶促反應特征研究 【正文】
摘要:以松嫩草地距大慶油田工作區不同距離(1、5、15 km)的土壤為研究對象,探討自然裸地和羊草修復后土壤磷酸酶促反應特征(動力學和熱力學特征)的變化,得到以下研究結果:(1)裸地土壤酶活性、Vma(x酶促反應最大速度)值、Vmax/Km值(催化效率)表現為距石油區1 km處最大,顯著高于5 km和15 km處的;E(a活化能)、ΔG(活化自由能)、ΔH(活化焓)、ΔS(活化熵)、Q1(0溫度系數)表現為在1和5 km處較大,顯著高于15 km處的。(2)羊草修復地土壤酶活性、Vmax值、Vmax/Km值表現為距石油區15 km處最大,顯著大于1和5 km處的;Ea、ΔH、ΔS、Q10表現為1 km處最大,顯著高于5和15 km處的。(3)不同羊草修復地土壤磷酸酶活性、Vmax值、Vmax/Km值和ΔG值均大于裸地,Ea、ΔH、ΔS均小于裸地。(4)隨溫度升高,羊草修復地和裸地土壤酶活性、Vmax值、Vmax/Km值、ΔG都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而ΔH、ΔS、Q10有降低趨勢。以上結果說明,石油污染對土壤磷酸酶酶促反應機制有較大影響,羊草修復和升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土壤磷酸酶的酶促反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