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工程 > 湖南農業科學 > 增密與減氮對秋玉米產量形成與氮肥利用的影響 【正文】

    增密與減氮對秋玉米產量形成與氮肥利用的影響

    張萌; 潘高峰; 黃益勤; 何俊歐; 方雪東; 劉志輝; 展茗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農業部長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 湖北武漢430070; 襄陽市農業科學院; 湖北襄陽441057;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湖北武漢430064
    • 秋玉米
    • 種植密度
    • 施氮量
    • 產量
    • 氮肥利用效率

    摘要:隨著長江中游種植制度的變化,秋玉米的種植面積在逐漸增加,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有待優化,而通過提高種植密度配合氮肥減施,以協同實現秋玉米增產與氮素高效利用的效應還有待探討。為此,以半緊湊型秋玉米品種勤玉58為試驗材料,采用裂區試驗設計,施氮量為主區,設置常規施氮量處理(N300,300 kg/hm2)、減氮30%處理(N210,210 kg/hm2)及不施氮處理(N0);種植密度為副區,設置常規種植密度(D60,60 000株/hm2)、中密度(D78,78 000株/hm2)與高密度處理(D93,93 000株/hm2),探討氮肥、密度及其互作對秋玉米冠層結構、干物質積累、產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施氮量與種植密度對秋玉米產量形成有明顯的互作效應。與常規種植相比(N300D60),減氮30%(N210)后,增加種植密度均能明顯提高冠層光截獲率、LAI及干物質積累量,粒重下降不明顯,產量顯著提高;但由中密度(D78)提高到高密度(D93)種植時,冠層光截獲率、LAI、干物質積累量、粒重及產量均沒有顯著性變化。與常規種植相比(N300D60),減氮30%(N210)與中密度(D78)處理秋玉米的氮素轉運效率及對籽粒氮的貢獻率沒有明顯變化,但氮肥偏生產力、氮肥農學利用效率及氮肥回收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當提高到高密度(D93)種植時,氮素轉運效率與利用效率均顯著提高。因此統籌考慮提高秋玉米產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時,湖北省秋玉米品種勤玉58較適宜的種植密度為78 000株/hm2,施氮量為210 kg/hm2,可實現增密增產減氮目標。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陕西省| 湟源县| 呼伦贝尔市| 彰武县| 龙胜| 双辽市| 信丰县| 徐汇区| 靖西县| 东源县| 富源县| 莲花县| 阜康市| 怀远县| 景洪市| 怀远县| 唐海县| 如皋市| 永善县| 七台河市| 苏尼特左旗| 广南县| 疏勒县| 类乌齐县| 保山市| 织金县| 达尔| 连山| 赤峰市| 屏山县| 伊春市| 江口县| 涿州市| 渑池县| 沿河| 连南| 崇文区| 台东县| 阿拉善左旗|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