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教育綜合 >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五四”文學文化經驗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歷史圖景 【正文】
摘要:"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生與發展不僅是時代變革的癥候,更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代變革相互激蕩所產生的歷史形式與文化形態。"五四"新文學與文化經驗有力推動和促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進程,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文化基礎和理論基礎,使文藝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文化、審美與人的發展問題在"新民""新文化""新社會""新政治"的層面上展現出全新的思想內涵。"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中國化是一種文化、審美與社會深度融合的歷史圖景的展現。以此為開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開始展現出深刻的社會介入能力和思想化育功能。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與文化建設首先要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作為一種學理層面的分析對象和內容,同時,更要進一步激活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所包含的思想潛能。"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中國化不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單純的傳播和接收,而是存在著一個從"譯""介""引"到"學""研""化"的升華過程,為以后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重要的歷史經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