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石油天然氣工業 > 海相油氣地質 > 川東北普光地區茅口組白云巖發育特征 【正文】
摘要:近年來,在川東北普光地區中二疊統茅口組白云巖儲層中發現了良好的氣顯示,揭示了新的勘探領域。基于鉆井巖心、薄片等研究認為:川東北普光地區茅口組白云巖類型主要為灰質(含灰)粉—細晶白云巖,局部見灰質(含灰)砂屑白云巖,偶見粗晶白云巖;粉—細晶白云石多呈半自形—自形晶,殘余粒間孔、晶間孔縫發育。縱向上,研究區內茅口組白云巖主要發育在茅二段(明1井最厚,達18.1 m,一般鉆井厚度10 m左右)和茅一段頂部,茅三段白云巖厚度較薄。橫向上個別層段白云巖分布可對比,但整體可對比性較差;平面上,茅口組白云巖主要分布于雙石廟構造和東岳寨構造,其次是東南方向的清溪場構造和宣漢東構造。研究區內茅口組白云巖分布與沉積作用及斷裂系統均有一定聯系,在臺內灘與北東向、北西向2組斷裂疊合的部位,白云巖相對更發育。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