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氣象學 > 海洋氣象學報 > 北京地區供暖季兩次重污染過程氣象條件對比 【正文】

    北京地區供暖季兩次重污染過程氣象條件對比

    吳進; 馬志強; 熊亞軍; 喬林; 李琛 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 北京100089; 京津冀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 北京100089; 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 北京100089
    • 重污染
    • 擴散條件
    • co
    • 黑碳

    摘要:為對比分析北京地區供暖季期間兩次重污染過程的影響因素,利用氣象常規和非常規資料、環保監測站觀測資料分析了2016年11月2—5日(以下簡稱“2016年過程”)和2018年3月11—14日(以下簡稱“2018年過程”)兩次重污染過程的氣象條件。結果表明:2018年過程與2016年過程天氣尺度高低層天氣影響系統類似,地面平均風速均為1.5m·s^-1,大氣水平擴散條件基本相似,邊界層風場的分布及風速大小基本一致,但2018年過程低層暖氣團影響高度達2km以上且逆溫強度很大,大氣垂直擴散條件更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2018年過程PM2.5濃度較2016年過程污染最重單站峰值濃度偏低30.2%,全市平均濃度也較其略低,且未出現爆發性增長階段,濃度積累增長平緩;2016年過程一氧化碳(CO)出現爆發性增長,4h濃度上升接近1000μg·m^-3,峰值濃度為3179μg·m^-3,黑碳(BC)濃度持續較高且峰值濃度為19939ng·m^-3;2018年過程期間CO峰值濃度較2016年過程下降24.6%,且未出現爆發性增長階段,BC有一定日變化特征,峰值濃度為4228ng·m^-3,遠遠低于2016年過程。兩次重污染過程發生在基本相似的氣象條件下,2018年的垂直擴散能力更為不利,但從細顆粒物和一次排放污染物對比來看,2018年過程多種污染物濃度顯著下降、平均濃度明顯降低,這與人為減排限排等因素密切相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双鸭山市| 淳安县| 高邮市| 云和县| 隆安县| 荔浦县| 高唐县| 航空| 宜宾县| 武强县| 随州市| 嘉义市| 武清区| 政和县| 岗巴县| 庄浪县| 长汀县| 闽侯县| 太和县| 本溪市| 临城县| 龙州县| 沾化县| 灵石县| 浮山县| 盐边县| 乌审旗| 临邑县| 东乌| 太康县| 门头沟区| 淳安县| 蓬莱市| 博客| 合水县| 吴旗县| 普宁市| 汝南县| 鲜城|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