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氣象學 > 海洋氣象學報 > 基于衛星識別的渤海海效應事件基本特征分析 【正文】
摘要:針對渤海區域冬季較為常見的海效應事件,利用2000—2012年的GMS5、GOES9和MTSAT等衛星遙感數據及NCEPFNL再分析數據、海面溫度SST、地面降水觀測數據等資料,系統研究了渤海海效應事件的季節變化和日變化特征。研究結果表明:渤海海效應事件一般持續時間不長,但在11月—次年1月,有持續時間較長的個例,這段時間也是發生次數最多的時期;海效應事件的發生有較明顯的日變化特征,清晨和上午出現的頻次明顯大于下午和前半夜,且不同季節也不盡相同;海效應事件中有約一半會造成山東半島降水,其中在冬半年主要造成降雪,但個別情況下也有可能形成降雨;另外,造成海效應事件的天氣學環境指標也具有很強的季節變化特征,其中850hPa溫度、海面溫度、地面2m溫度和比濕均有較明顯的月變化,而風速、海面和850hPa溫差則相對穩定,季節變化不大。這些研究結果將進一步加深對渤海海效應事件的認識,為預報思路凝練和研究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