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水產和漁業 > 海洋漁業 > 流沙灣浮游動物群落特征及與魚貝養殖的關系 【正文】

    流沙灣浮游動物群落特征及與魚貝養殖的關系

    蘇家齊; 朱長波; 李俊偉; 李婷; 陳素文; 頡曉勇; 張博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農業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漁業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 廣州510300
    • 流沙灣
    • 浮游動物
    • 養殖活動
    • 種類組成

    摘要:為了解流沙灣養殖活動對浮游動物群落的影響,于2015—2016年對流沙灣海區進行了夏(8月)、秋(11月)、冬(2月)、春(5月)4個季度的浮游動物調查,分析了浮游動物群落特征及其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共記錄浮游動物18大類119種、浮游幼體17種。浮游動物種類組成以橈足類(45種)和端足類(20種)為主,其次為毛顎類(15種)、水螅水母類(12種)、等足類(6種)等。十足目幼體(Decapod larvae)為春、夏兩季的主要優勢類群,亞強次真哲水蚤( Subeucalanus subcrassus)、微駝隆哲水蚤(Acrocalanus gracilis)為秋季主要優勢種,夜光蟲(Noctiluca scintillans )為冬季主要優勢種。年均浮游動物豐度和生物量分別為151.53個·m^-3 和73.48 mg·m^-3 。多維尺度分析(nMDS)結果表明,除春季外,流沙灣內灣浮游動物群落組成與外灣差異明顯。典范對應分析(CCA)顯示,溶解氧、磷酸鹽、透明度、溫度和硝酸鹽等環境因子是影響浮游動物優勢種分布的主要因素。在流沙灣海區,魚類小網箱的養殖活動在夏秋兩季對浮游動物群落組成和結構影響較大;貝類養殖區的浮游動物的豐度和生物量明顯降低,但浮游動物群落組成及多樣性與其它采樣點差異不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相關期刊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宝清县| 石柱| 中江县| 唐山市| 慈溪市| 金坛市| 铅山县| 达日县| 商洛市| 黎平县| 拉孜县| 靖州| 河东区| 都安| 阿克| 万源市| 潼南县| 印江| 洪湖市| 九寨沟县| 乌兰察布市| 仙桃市| 宁阳县| 元阳县| 庆城县| 墨脱县| 呼图壁县| 台南市| 谢通门县| 西峡县| 滨海县| 石棉县| 汤原县| 盐津县| 赤水市| 磐安县| 甘孜| 四川省| 潢川县|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