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基礎醫學 > 基礎醫學與臨床 > BDNF干預MSCs源性外泌體減輕過氧化氫致PC12細胞氧化應激損傷 【正文】
摘要:目的探討經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干預后的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SCs)源性外泌體對H2O2損傷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細胞的保護作用。方法全骨髓培養法提取大鼠MSCs,取P3代分為對照組及干預組(培養基中加入30 ng/mL BDNF),分別收集細胞上清,超速離心法分離并純化外泌體,通過透射電鏡觀察鑒定外泌體形態;用Western blot鑒定外泌體表面標志蛋白CD9、CD63;實驗將嗜鉻細胞瘤細胞PC12分為4個組:對照組、H2O2組、MSCs外泌體組和BDNF-MSCs外泌體組,前2組培養基中加入PBS,后2組加入相應外泌體(MSCs外泌體組和BDNF-MSCs外泌體組外泌體蛋白濃度均為50μg/mL)均預處理12 h,后3組在培養基中加入H2O2(0. 521 mmol/L)對PC12建立氧化應激的細胞損傷模型;于10 h后以CCK-8法檢測細胞活性,檢測活性氧(R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Western blot檢測Bcl-2與Bax蛋白質表達情況。結果 P3代MSCs細胞表面CD90表達陽性。成功提取出外泌體,透射電鏡下可見大量直徑40~100 nm的不規則球體或茶托形的囊泡結構,膜清晰,相對完整,Western blot顯示CD9、CD63蛋白表達陽性。相比于單純損傷組與MSCs外泌體組,BDNF-MSCs外泌體組細胞活性最高、SOD活性最高、ROS含量最低、Bcl-2/Bax值最高。結論經BDNF干預后的MSCs源性外泌體在H2O2對PC12細胞造成的氧化應激損傷的保護作用優于MSCs源性外泌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