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臨床醫學 > 解剖與臨床 > 椎前髂靜脈通道大小和下腰椎前凸角與性別、年齡的關系及其臨床意義 【正文】
摘要:目的:探討椎前髂靜脈通道矢狀徑( IVTD)和下腰椎前凸角( LLLA)與性別、年齡的關系及其臨床意義。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4年12月解放軍第一七五醫院(廈門大學附屬東南醫院) CT數據庫中行腹盆部CT檢查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年齡和性別分層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320例為正常組,每年齡段(1~15,16~25,26~35,36~45,46~55,56~65,66~75及≥76歲)各40例,男女均等。收集同期55例(男18例,女37例)髂靜脈壓迫綜合征( IVCS)患者的CT資料為IVCS組。分別在CT橫斷面和重建矢狀面上測量椎前IVTD和LLLA。統計分析評估正常組LLLA和IVTD在男女性別間和各個年齡組間的差異采用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LLLA和IVTD與年齡的相關性。在正常組中選擇與IVCS組同年齡段者為對照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別比較對照組與IVCS組中男性組、女性組間LLLA、IVTD的差異,分別建立預測男性和女性罹患IVCS風險的 IVTD 狹窄閾值。結果正常組總體 LLLA 為128.1°±6.7°,椎前 IVTD(4.9±1.2)mm,與年齡均呈負相關(r =-0.673、-0.662,P 值均〈0.01);LLLA 與 IVTD 呈正相關(r =0.812, P〈0.01)。其中,男性 LLLA 為130.6°±6.1°、IVTD 為(5.4±1.2) mm;女性 LLLA 為125.5°±6.0°、IVTD為(4.3±1.0)mm,男性LLLA和IVTD值均高于女性(t=7.426、9.103,P值均〈0.05)。 IVCS組中,男性LLLA為123.3°±2.3°,IVTD為(2.5±0.3)mm ,與對照組男性的128.1°±2.7°、(5.0±0.8)mm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6.993、12.604, P值均〈0.01);女性LLLA為122.1°±5.8°,IVTD為(2.3±0.4)mm,與對照組女性的125.1°±4.9°、(4.1±0.8)mm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898、12.906, P值均〈0.01)。 ROC預測IVCS的IVTD最適風險閾值,男性為2.98 mm,女性為2.96 mm,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9、0.98,其診斷敏感性分別為99%、93%,特異性均為100%。結論 LLLA和椎前IVTD在不同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一對一咨詢服務、簡單快捷、省時省力
了解更多 >直郵到家、實時跟蹤、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間環節享受低價,物流進度實時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雜志,匹配度高、性價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