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經濟與管理科學 > 金融 > 金融教育研究 > 種糧大戶環境友好型技術選擇的關聯效應與決策機制——基于聯立雙變量Probit模型的實證分析 【正文】
摘要:近年來,鄱陽湖流域的農業面源污染呈加劇趨勢,研究鄱陽湖流域種糧大戶對環境友好型技術選擇的關聯效應與決策機制,對于促進農業綠色發展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以測土配方施肥和秸稈還田技術為例,構建聯立雙變量Probit模型,對鄱陽湖流域333個種糧大戶樣本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種糧大戶對測土配方施肥和秸稈還田技術兩種環境友好型技術之間的選擇存在顯著的互補效應;相比個人特征和家庭特征變量,社會資本變量和技術信息變量對種糧大戶采用環境友好型技術的影響更顯著,其中擁有非農就業經歷和村干部身份的種糧大戶對環境友好型技術的概率會增加;容易獲取農技員的技術指導服務,或者從電視、網絡等渠道獲取農業技術信息均對種糧大戶采用環境友好型技術具有促進作用;土地經營面積對種糧大戶選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具有顯著影響,但影響并非單調一致的,而是呈現顯著的倒“U”型關系。為此,提出在環境友好型技術推廣過程中需要考慮技術選擇之間的互補性以及土地規模邊界問題,同時注重利用農戶間的社會關系網絡,調動種糧大戶在環境友好型技術推廣中的示范作用,提高環境友好型技術推廣政策的精準性和效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