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綜合 >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 播種量對機插雙季稻分蘗及成穗特性的影響 【正文】

    播種量對機插雙季稻分蘗及成穗特性的影響

    譚雪明; 彭龍龍; 李木英; 石慶華; 潘曉華 江西農業大學雙季稻現代化生產協同創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江西南昌330045
    • 雙季稻
    • 機插
    • 播種量
    • 分蘗
    • 成穗

    摘要:為明確機插雙季稻育秧合理播種量,選擇用雙季早、晚稻共4個品種,各5個播種量處理,探討育秧播種量對機插稻分蘗和成穗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秧苗素質和栽后分蘗、成穗均受到育秧播種量影響。秧苗干質量和假莖寬因播種量的增加而減小。漏穴率隨播種量增加而下降。增加播種量推遲秧苗主莖出葉1~2d,推遲生育進程1~3d。增加播種量,主莖第4~5葉以上葉和低位次葉的分蘗數減少,缺蘗位增加;常規稻品種的分蘗缺位多于雜交稻品種。低位葉一次分蘗成穗率隨育秧播種量增加呈下降趨勢。機插稻播種量對低位葉分蘗成穗率的影響大于高位葉,對早稻的影響大于晚稻,雜交稻品種高于常規稻品種。株兩優819和盛泰優722以盤播種量75g處理產量最高,中嘉早17和鎮稻11以盤播種量105g處理產量最高。綜觀不同播種量對雙季機插稻秧苗素質、移栽質量、栽后分蘗成穗和產量形成等影響,育秧播種量雜交稻品種以盤播種量75g左右、常規稻以盤播種量105g左右為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至县| 福建省| 马公市| 东兰县| 敖汉旗| 隆回县| 仁寿县| 三门峡市| 广东省| 武山县| 甘孜县| 二连浩特市| 临清市| 读书| 兰西县| 浪卡子县| 静乐县| 息烽县| 和平区| 开鲁县| 文安县| 阜新| 津南区| 保靖县| 通州区| 澄迈县| 达拉特旗| 阜新市| 北碚区| 全椒县| 宣武区| 青阳县| 泽库县| 墨竹工卡县| 五常市| 芜湖县| 招远市| 广昌县| 乌兰县| 定结县|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