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礦業工程 > 礦產與地質 > 試論黑龍江省多寶山—霍龍門地區早古生代NW向造山帶的存在及其控巖控礦意義 【正文】
摘要:黑龍江多寶山—霍龍門地區發育明顯的NW向韌性剪切構造,銅鉬金礦的產出主要受此區域構造帶控制。通過研究,提出研究區在早古生代存在NW向造山帶。主要證據:NW向延展的早—中奧陶世島弧火山-沉積巖系、同期I型花崗巖組合、褶斷系及弧形構造帶,是上述洋陸轉換、俯沖增生造山階段的重要證據;區內典型的多寶山銅鉬礦床、銅山銅礦床、爭光金礦床等空間上呈NW向分布、成因上與NW向造山帶密切相關。綜合分析認為,多寶山—霍龍門地區早古生育NW向造山帶,是古亞洲洋分支洋盆的板塊俯沖-碰撞造山的產物。該區早古生代NW向造山帶具有重要的控巖控礦意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