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礦物學報 > 黔西南高嶺螢石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與成因 【正文】
摘要:黔西南州是貴州省內螢石礦產資源相對集中區之一,目前已發現螢石礦床(點)若干,主要分為獨立型和共(伴)生型兩類,后者與金礦床、銻礦床等低溫熱液礦床共(伴)生,屬于華南大面積低溫成礦域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目前對獨立型螢石礦床的研究還很薄弱,嚴重制約了對這一稀缺性戰略非金屬礦產成因的理解。高嶺是晴隆銻礦床外圍近年來新發現的一個獨立型螢石礦床,伴有少量銻礦化,是研究本區獨立型螢石礦床成因的理想對象。本文在深入開展其礦床地質研究的基礎上,采用螢石顆粒微鉆取樣技術和螢石微波消解方法,獲得了MC-ICPMS高精度螢石Pb和Sr同位素組成數據。結果顯示,螢石的Pb同位素比值變化較大,206Pb/204Pb=18.5107~20.1915,207Pb/204Pb=15.7075~15.8298,208Pb/204Pb=36.6625~38.6938,明顯富集放射性成因Pb,暗示其源區富放射性成因Pb或流經了富放射性成因Pb的源區;螢石的Sr同位素比值變化范圍較窄,87Sr/86Sr=0.707845~0.707968,略高于賦礦的二疊系茅口組灰巖(87Sr/86Sr=0.70679~0.70682)和峨眉山玄武巖(87Sr/86Sr=0.70480~0.70647),也略高于二疊紀海水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0.70684~0.70820),表明成礦流體相對富集放射成因Sr,暗示有富放射性Sr的源區貢獻,即成礦物質/流體來源或流經富放射性成因Sr的源區。通過對比,本文認為高嶺螢石礦床成礦物質/流體具有多來源特征,其與晴隆銻礦床同屬于一個成礦系統,是大面積低溫成礦晚期產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一對一咨詢服務、簡單快捷、省時省力
了解更多 >直郵到家、實時跟蹤、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間環節享受低價,物流進度實時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雜志,匹配度高、性價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