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冶金工業(yè) > 煉鋼 > 鋼包底吹氬系統(tǒng)優(yōu)化與工業(yè)試驗 【正文】
摘要:采用相似比為1∶3的水模型研究了某廠100 t鋼包底吹氬位置及流量等因素對鋼液混勻時間的影響,利用機油模擬鋼渣,對不同鋼包底吹位置及流量下鋼液面裸露進行了比較,并利用數(shù)值模擬分析了不同透氣磚位置對鋼液流場的影響,找到最優(yōu)的鋼包底吹氬控制方式,并在現(xiàn)場進行了優(yōu)化后工業(yè)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合理的鋼包底吹氬位置及控制工藝對夾雜物上浮去除有著重要作用,雙孔夾角135°、吹氣孔位于各自半徑0.5R圓周上時混勻時間短且鋼液面裸露面積小;同時在鋼包底吹氬一定時間后,鋼包內鋼水全氧含量降低明顯且沒有增氮,鑄坯中w(T.O)=(7~9)×10-6,明顯低于優(yōu)化前工藝鑄坯w(T.O)水平(平均13×10-6),全氧含量控制水平明顯提高。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