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教育綜合 >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 《易傳》中所蘊含德育思想探析 【正文】
摘要:《易經》是群經之首、百家之源,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石。《易傳》是對《易經》的哲理詮釋。在《易傳·系辭》描述中,人和萬物都是由天地化生而成。人類社會文化也發端于人們對天地萬物的習得和效法。基于這些基本理念,人接受文化熏陶教育的目標,在于實現與天地大道同一和與自然萬物同化,做到既保持本真自性又與時偕行。作為生行于天地之間的人,如同自然四時變化一樣,在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會有不同的生存狀態。《易傳·文言》圍繞人不同階段的成長規律,進一步從效法天道剛健、君子應自強不息的角度,揭示了人們'成德為行'在各個階段所應關注的側重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