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地理 > 歷史地理 > 鄂君啟節與戰國中期的楚國疆域形勢 【正文】
摘要: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于安徽壽縣出土的'鄂君啟節',對研究戰國時期楚國的歷史、地理乃至區域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資料表明,鄂君船隊溯漢水而上西抵楚、秦接壤的■陽(郇陽)一帶,東邊沿江而下,遠至長江下游與越交境的瀘江(青弋江)、爰陵(宛陵)一線,南面則到湘水上游、南嶺北麓,屬南越故土的洮陽(全州)、郴(郴州)等地;鄂君車隊則基本上沿楚國北部疆域靠近韓、魏、宋、齊邊境的酉焚、繁陽、下蔡一線行走。這些地方,屬于當時楚國疆域所至的端點或邊地,且多為楚境范圍內的普通城邑或聚落。結合包山楚簡有關'耒陽',里耶秦簡、張家山漢簡等關于'洞庭、蒼梧'諸郡的記載以及田野考古的實物資料分析,《戰國策》《史記》等所言戰國中期的楚國疆域形勢和地域范圍基本可信,可與'鄂君啟節'的有關內容互證、發微。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