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教育綜合 > 臨沂大學學報 > 保漕與禳災:明清時期南旺分水龍王廟的功能及影響 【正文】
摘要:基于保障漕運的需要,明清兩代河漕官員多次重修和祭祀南旺分水龍王廟。有明一代,汶上南旺一帶水患頻發,南旺分水龍王廟主要發揮了抵御水患、防洪護堤的職能。清代漕運的重要性被提升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南旺分水龍王廟因而得到統治者更多的關注,成為河漕官員表達利益訴求和祭祀理念的重要場所。廟內供奉的龍神、宋禮、白英等神靈主要是為了滿足明清國家保障漕運、平息水患等利益訴求,而關帝、觀音、文昌、劉猛將軍等神靈則體現了地方精英和普通民眾在禳災、教化和祈福等方面的信仰需求。在明清國家和地方社會的共同作用下,南旺分水龍王廟呈現出強烈官方性和正統性的同時,也帶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民間色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