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原》雜志(CN:41-1044/I)內容豐富、思想健康,1981年創刊,目前以1981形式發行,刊物對外積極擴大宣傳,致力于提高雜志質量與影響。該雜志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刊物,其誕生正值新文化運動退潮期,社會思想界陷入迷茫與分化,魯迅以“撕破黑暗與虛無的帷幕”為旗幟,聯合周作人、高長虹等作家,試圖通過文學重建精神批判的陣地。
雜志以“率性而行,不必拘于一格”為編輯方針,內容涵蓋雜文、小說、翻譯、評論等,兼具思想深度與文學實驗性。魯迅在《莽原》發表《過客》《淡淡的血痕中》等詩作,并連載譯介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國作家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形成“以翻譯促創作”的獨特模式。周作人、向培良等撰稿人則通過散文與理論文章,探討社會變革與人性救贖的路徑。
《莽原》的鋒芒直指封建殘余與國民劣根性,以民俗俚語為切入點剖析文化痼疾,引發廣泛社會反響。雜志還開設“通信”專欄,鼓勵讀者參與公共議題討論,形成“作者—編者—讀者”三方互動的啟蒙空間。這種開放姿態使其成為左翼文學萌芽期的重要平臺,培育了胡風、韋素園等一批青年作家。
敘事_中篇小說、敘事_短篇小說、新鄉土等
①文中的表格采用三線表形式,插圖在相應文章中出現,線條務求準確光潔,圖內文字盡量簡明,照片務必黑白清晰,層次分明。
②稿件正文請勿署名,作者姓名、作者簡介、通信地址、電話及電子郵箱地址等請另頁給出。正文中應注意避免出現與作者身份有關的信息。
③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照正文中出現次序列于文后。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
④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⑤為加快稿件處理速度,本刊實行審稿意見及時反饋制度,盡量為來稿附上審稿意見,15日內會給出審稿意見。
⑥圖中外文字母用斜體,單位符號應為正體。框圖中英文字母用正體。圖中法定計量單位用符號標出,不用單位中的中文名稱。
⑦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⑧正文層次標題采用三級標題(引言不編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1、1.1、1.1.1、(1)、(2)、(3)……
⑨選用3~8個詞或詞組反映論文的中心內容,同時應翻譯為相應的英文關鍵詞。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的英譯置于文末。
一對一咨詢服務、簡單快捷、省時省力
了解更多 >直郵到家、實時跟蹤、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間環節享受低價,物流進度實時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雜志,匹配度高、性價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鄭州市經三路北段98號,郵編: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