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 > 法理、法史 > 民間法 > 同城異夢:都市中的“游牧民”和“農耕民” 【正文】
摘要:謝暉教授提出的“族群—地方性知識”這一全新的概念分析工具,不僅具有鮮明的原創性和強大的解釋力,也是對格爾茲“地方性知識”的另一種超越和再一次重構。“族群—地方性知識”或“地方—族群性知識”中的載體“地方—族群”,可以依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依據農業文明時代形成的基本經濟地理差異,可分為“游牧區—游牧民”和“農耕區—農耕民”。這兩種類型其實都是由史前的“原型小農”——“農—牧民”分化而來。兩種類型的“地方—族群”之“地方”與“族群”的時空剝離與重組,展開了從“入鄉隨俗”到“入鄉留俗”,再到“同城異夢”的時空演化版圖。“文明沖突”時代的困局有多種解決路徑,只有“返回”歷史起點,才能發現真正符合人類本性的生存智慧。建地建群、勤儉且慷、善于營建跨族群網絡的新型“農牧民”,也許就是希望之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一對一咨詢服務、簡單快捷、省時省力
了解更多 >直郵到家、實時跟蹤、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間環節享受低價,物流進度實時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雜志,匹配度高、性價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