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成人教育與特殊教育 > 民族教育研究 > 論少數民族語言教育與文化的和諧統一 【正文】
摘要:每個民族的語言都經歷過千百年甚至上萬年的演變,具有極其豐富的文化、歷史和習俗內涵。一種語言的消亡往往意味著一種文化、一個文明的消失,這個減法是做不得的。因此,保護一種語言,不僅是語言保護自身的問題,而且也是保護一種獨特的文化、獨特的歷史、獨特的習俗和獨特的人類文明。在我國的少數民族雙語教育中,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注意區分"雙語"和"雙文"這兩個概念的差異。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長久地保持統一,在很大程度上與秦始皇時所奠定的"書同文"制度有密切的關系。漢字對我國作為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各民族和諧共生局面的形成是長期以來各民族文化內在整合的結果,是基于以漢字為載體的中華文化的強大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在歷史上主要是通過教育等手段來實現的。"互聯網+"時代的少數民族雙語教育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利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網絡資源促進青少年的成長和進步;二是如何有效保護和傳承各民族語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