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教育綜合 >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 長江下游南朝畫像磚的特征 【正文】
摘要:南朝時期,長江下游的建康及周圍地區是畫像磚墓分布最為密集和重要的區域,墓葬規模宏大,畫像形式多樣,多磚組合的大幅線刻拼幅畫像十分流行,具有鮮明的地域和時代特色。這種畫幅宏大的組合畫像是當時繪畫題材在墓葬中的反映。巨幅的竹林七賢和榮啟期圖、羽人戲龍虎圖可能是南齊的宮廷畫家所作,屬于顧愷之、陸探微一派的“密體”風格;尤其是“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繪畫題材,是在以都城建康為中心的清談和玄學流行背景下產生的。隨后的南朝梁以張僧繇為代表的“疏體”風格流行。墓葬畫像中的“疏密”二體的具備凸顯出長江下游南朝畫像的地位和作用。畫像題材不但展現了江南貴族名士的形神風采和社會習俗,還反映了佛教在日常生活中的盛行和在墓葬中的滲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